端午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粽香千里
从古至今,中国大江南北与端午有关的民俗风物众多,其中最为多见的便是吃粽子、赛龙舟。
古时的粽子也称“角黍”或“菰(gū)黍”,有仲夏端午烹角黍之说,正如《风土记》中的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在西晋时期,江南地区的百姓已经普遍用菰叶裹黍米来做粽子食用。从南北朝至唐宋再至元明时期,粽子的馅料多种多样,既有板栗、红枣、赤豆,也有加入了果品的“蜜饯粽”等等,如苏东坡就有诗云:“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见杨梅。”而当今的粽子多分为甜粽和咸粽两大类,在地域上常有“南甜北咸”之说。
关于端午食粽的典故,据古籍《荆楚岁时记》和《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来看,南方气候温润盛产稻米,因此百姓喜用稻米和植物叶子做成粽子,作为端午节祭祀蛟龙的祭品。而在南梁吴均的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中,粽子则是人们用竹筒装米制成, 投入水中来为屈原祭祀。不管传说如何,历代众多文人都曾挥洒笔墨书写粽子。陆游在《乙卯重五》中云:“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元稹《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中描写:“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而晏殊在《端午词·御阁·九子粽新传楚俗》中也提道:“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同样是最被人们熟知的端午传统民俗,在南方沿海一带尤为盛行。据记载,“龙舟”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历史典籍《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事实上,在屈原的《九歌,湘君》也有着关于“龙舟”风物的体现,诗日: “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其中的“飞龙”被不少当代学者认为即是龙舟。龙舟竞渡的习俗与古越人(先秦古籍中指长江中下游以南沿海地区人民)对龙图腾的原始信仰有关,《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淮南子》中也记载着:“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古越人不仅“断发文身”以“像龙子”,而且也会在逢年端午这一天,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伴着击鼓声在水面上竞渡,以祭龙神。
古人对端午竞渡的描摹与抒情亦数不胜数。刘禹锡曾作《竞渡曲》来记叙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称“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唐代张建封也作《竞渡歌》,诗中道:“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宋代黄裳的《减字木兰花,竞渡》中描写道:“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其《喜迁莺,端午泛湖》中亦写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云:“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