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丁铮铮 通讯员 邱雅莉
赤壁市不仅是欧亚万里茶道源头,也是我国绿茶故乡,绿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为传承好绿茶制作技艺,推动赤壁市茶产业发展,4月15日,市总工会举办第二届“工友杯”手工制茶技能竞赛活动。
来自全市十几家茶企的17名参赛选手,经过测量体温、登记后进入比赛现场,做好制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参赛选手何德生说:“在预热的同时,要将茶叶里的黄叶、死叶或枯了的叶子全部要清理出去,再慢慢加工。因为枯了的叶子和发酵了的叶子做出来的茶是黑颜色的,颜色不绿。”
拥有几十年手工制茶经验的何德生师傅,在清理鲜叶的同时,时不时将左手手掌深入锅内,凭借制茶经验,感知锅内温度,等待制茶的最佳温度。
到制茶的最关键一步——杀青,顿时整个现场逐渐弥漫着浓郁的绿茶清香。选手们徒手在锅里不断翻炒茶叶,左右旋转,茶叶的颜色一点点发生着变化,待到恰到时机,立刻将茶叶倒入圆形竹匾冷却。比赛现场看似平静,实则每位选手都拿出多年的绝活在比拼。
评审组从“干评”和“湿评”两个环节对每一个选手制作的茶叶进行评判。干评环节,评审从形态、色泽、匀整度、净度四个方面对制作好的干茶进行分别评判、打分。在湿评环节,取充分混匀的有代表性茶样置于相应的评茶杯中,按照茶水比例注满沸水,加盖计时。到规定时间后,按冲泡顺序依次等速将茶汤滤入评茶碗中,留叶底于杯中,按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的顺序逐项审评。
比赛设立多个奖项,通过综合评审,赤壁市绿园茶庄选手刘季秋,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选手杨拓、饶艳红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比赛也给赤壁市新生代的制茶人与经验丰富老师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市总工会以企业增效和工人素质提升为出发点,打造赤壁茶产业品牌,培育一批知茶、制茶的产业技能大军,在全市茶企中铸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制茶工艺操作竞赛,推进赤壁茶叶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和茶产业工人制茶技艺水平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