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10月份以来,赤壁市多位身怀“新农”绝技的“新农人”登上央视大舞台,进行技术风采展示和技能挑战,生动展现了新时代赤壁“新农人”风采风貌。
从他们身上也折射出赤壁市加速乡村振兴,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大发展的进程。和他们一样的,赤壁还有许多“新农人”,他们是返乡者,是入乡者,也是在乡者,他们以资本、经验、智慧、技术、资源、创意投入乡村建设的生产生活,创造美好的乡村生活。
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乡村振兴赤壁新农人》,通过记者实地探访,展现乡村振兴实践者奋斗的力量。
孙光华:小小脐橙作用大 致富扶贫显真招
——乡村振兴赤壁新农人系列报道之三
赤壁融媒体记者 魏保东 通讯员 刘盖兰
200亩果园年收益达80万元左右,净收入20万元,这让一直经营家庭农场的孙光华喜笑颜开。
12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孙光华家,漂亮的农家小院坐落在青山碧水间。果园入口处“陆水湖畔脐橙香”牌子格外显眼。
孙光华,赤壁市陆水湖优质脐橙家庭农场创办人。原为蒲纺纺织厂工人的他,1996年下岗后便外出务工,后为方便照顾家人,1998年他选择了返家创业,同年流转土地200亩,用于种植果树。
孙光华告诉记者:“人的生活水平慢慢地提高,吃水果的人群不断地增加,农业有非常好的前景,我选择了种脐橙。”
创业开头难,果园一开始也曾走了一段弯路。80年代政府为解决陆水湖周边移民群众和贫困农生活,提倡并支持在千岛湖岛上种植柑橘,为农民创造了不小的收益。1998年,孙光华从外地返乡,在千岛湖中一处名为“袁家庄”的山岭上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果树。和大部分果农一样,由于科技种植和新品种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柑橘到了冬天怕霜、采摘期短、不宜长时间储存的缺点,让他的创业希望变得渺茫。
孙光华说:“那个时候种柑橘价值非常得低,入不敷出,我们每天采的、卖的果子,连工资都付不了,别提收入了。”
“不懂种植技术就是双眼一抹黑地走路。”最开始的孙光华就靠着一股子创业劲头没日没夜地在果园里忙碌,是名副其实的“门外汉”,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五年才有了转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省农科院的博士进行交流,他们让我停产去学习,后来我在华农学了两年之后,回了赤壁进行品种试验,当时一共有十个品种,最后成功的有三个品种,现在一颗树上我们嫁接了两个品种,嫁接长虹和纽荷尔,是用了六年时间试种选优的品种,效果非常好。”
在专家指导下,孙光华利用生物来抑制虫害,利用自然的有机肥和腐物给果树提供营养,利用一树两果的先进技术进行授粉,把“水肥一体化”“滴灌”等一系列科学种植方法运用到脐橙的培育上,使种出的脐橙味道更加鲜美,果质更加细腻。
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种植脐橙经验后,孙光华义务为农户提供果树种植的技术,不仅带动了外出务工农户回家创业,还定点扶持了科技示范户30户。许多农户慕名而来学习种植技术,面对大家的咨询,他从不推辞,总是耐心地为农户解答。
孙光华说:“现在主要是帮助几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户是我们筛选的,因为他们种的果树质量比较差,教他们进行低产林改造,但他们的思想一次转变不过来。为了转变他们的思维,就请他们到农场打工,边学技术边务工,每天给他们开200元的工资,对他们经济有很大的帮助,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孙光华2013年研制成功的“金丝冠”脐橙经专业机构检测显示为化学零残留,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金丝冠”脐橙专门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真正把自己创办的赤壁市陆水湖优质脐橙家庭农场打造成环保种植技术示范基地和健康果树生态园。如今的他依然在以坚持不懈的创业决心和实事求是的科技钻研精神,在致富帮贫路上越走越宽。
审核:吕蓉
编辑:聂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