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柯常智 通讯员 周瑞云
寒冬腊月,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传来喜讯:该园区去年实现总产值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3亿元,分别较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以往,蒲纺集团作为赤壁市的一个“老大难”,企业收不抵支、资不抵债、全面停产、全员下岗。
“打翻身仗的秘诀就是深化改革,一企一策抓招商,一事一议促发展。”蒲纺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陈世新总结盘活工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时,深有感触地说。
完善设施,全力招引“凤凰”栖居创业
【现场】“我公司之所以选择蒲纺,就是因为‘相中’了这里完善的基础设施。”在蒲纺工业园创业基地,湖北省泽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易智勇告诉记者,该公司在不需要任何道路、供水、供电、燃气和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情况下,于去年6月与该园区管委会达成协议,租用该园区创业基地近5000平方米厂房,购回16台套全自动生产设备后,仅用3个月就完成安装调试和生产,创造了投资建厂的“蒲纺速度”。
【背景】为了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蒲纺区域经济发展,去年,蒲纺工业园区本着“搭平台,强配套,优服务”的原则,着手对闲置多年的大昇蒲纺(湖北)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进行重新规划,全面改造原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等,将原厂区近6.5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分割成15个道路路网和供水、供电、燃气、电信等基础设施齐全的独立主体区域,吸引企业入驻,以形成一个企业、资金、技术相对集中的蒲纺工业园创业基地,让投资企业“拎包”入驻,以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实效。
截至目前,该创业基地已成功吸引广东东莞市泽瀚实业有限公司、赤壁市彤绮纺织有限公司、赤壁市金昌实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前来投资设厂,投资总额超过6亿元。
【点评】蒲纺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姚平辉说,该管委会坚持先栽“梧桐树”,再引“金凤凰”的实践,不仅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地方政府诚心招商、诚信待商的“安商、亲商、富商”情怀,更增强了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的信心。
腾笼换鸟,力促停产企业“起死回生”
【现场】“我们购买原蒲纺针织厂106亩闲置土地及厂房,改造升级后建设国内一流面料生产线,生产的染色布匹,全部销往欧美。”在蒲纺黄金岭下,去年5月投产的赤壁新纺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车间内,总经理李营望着一卷卷染色定型后的布匹从机器中“吐”出,对蒲纺工业园区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吸引自己前来投资创业满怀感慨,“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背景】2015年,经赤壁市政府牵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与原蒲纺针织厂有过业务合作的李营,结合蒲纺纺织产业链健全和基础设施完好的实际,决定成立赤壁新纺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购买这个已停工10年之久的“僵尸企业”,投资2.3亿元对原有厂房和闲置土地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污水处理站1个,确保了企业“零污染”排放。
2017年5月3日,该公司完成设备联运调试并正式投产,生产的高档印染梭织面料和服装面料工艺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俏销欧美市场的“抢手货”。
新纺纺织公司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建设国内一流面料生产线,以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占据国内印染布和服装面料产品的高端市场,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年上缴税收500万元,带动400人就业。
【点评】新纺纺织公司党支部书记雷敬元说,该公司的成功落户,不仅让老厂房变成了“宝贝”,还通过带动上下游的纺纱、服装等企业抱团壮大,使一批熟练工人重新就业,让园区重现活力,实现老企业、新客商和地方政府、企业员工“四赢”。
资产重组,助推企业自我盘活做强
【现场】“我们计划在今年再新租赁3000平方米厂房,增加10台经编机,形成年产经编布1500吨的能力,力争项目达产后,企业年总产值达到8000万元,年上缴税收130万元。”在位于蒲纺桂花树社区的赤壁市振新针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毕华高兴地说,该企业能有今天的规模,得益于该园区管委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背景】主要从事针纺织品生产与销售的赤壁市振新针纺有限公司,是由原赤壁市三叶针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成立的。
占地11287平方米的三叶针织印染公司,自2015年6月开始因周转资金不足而停产。为帮助三叶公司恢复生产,蒲纺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牵线搭桥,介绍有实力的客商与其进行资产重组,最终与赤壁市振新针纺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组建成立新的振新针纺公司。
该两家公司合并重组后,通过添置定型机、磨毛机、打卷机、拉毛机等染整设备,不仅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还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开拓了新的市场,使年产各类印染布规模扩大到5000吨。
【点评】蒲纺工业园区管委会招商协调部负责人李明星说,如今,通过资产重组成立的赤壁市振新针纺有限公司,不仅产品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成为蒲纺工业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激励企业自我盘活,进一步做大做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