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赤壁市神山镇毕畈村的村组道路上,挤满了匆忙行走的村民,他们都奔向一个目标——赶去追悼他们的好支书毕明安。
两天前,毕明安在为村里的贫困户办理低保、处理事务时,因劳累过度引发脑溢血,倒在了办公室中,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噩耗传来,全村上下深感震惊、哀痛,大家纷纷通过各种形式,沉痛哀悼他们的好支书。
1969年出生的毕明安,2007年进入村委会工作,从最基层的办事员、村干部,再到2014年开始任职村党支部书记,他扎在基层工作,为扶贫工作奉献了毕生心血。
生命定格:“他奔走在为群众服务的一线”
前两天还在一起为困难群众办理低保,没想到人说没就没了。”黄春英打开手机微信,看着与毕明安的通讯记录,仍不愿相信毕明安已经去世的事实。
10日,记者来到毕畈村委会,村党支部副书记黄春英依然沉浸在悲痛中。回忆起那天的情境,这个跟毕明安共事7年的女干部泣不成声。
毕畈村是赤壁市比较边远的乡村。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较多,各项工作繁重。
黄春英回忆,6日早上7点40分,刚到村委会的她,就看到正待出发的毕明安。“毕书记这么早就出门啊?”“刚接到11组贫困户郑丹萍的电话,要去给她办理低保的事情,入户调查。”
顾不得说话,毕明安就带上黄春英开车去11组了。到了郑丹萍的家,毕明安搬了几个木板凳在门口坐下来,开始认真记录其家庭信息,对其家庭住房、经济收入、健康状况等情况进行核实,并通过电话咨询组长等方式,侧面核实申请人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严格把关。
“您放心,我们村里会确保每一位符合政策条件的对象都能享受低保政策,杜绝漏保、错保和重亲厚友等情况发生。”在调查完情况后,毕明安说。
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小时,顾不得疲惫,毕明安又马上回到村委会处理其他事务。在他心里,村里的事情、村民的事情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回到村委会,毕明安的屁股还没坐稳又接到电话,准备安排村容村貌清扫的事情,在与10多位村组保洁员一一沟通对接完工作后,他才放心的坐了下来。
早上8点50分许,在安排完清扫的事情3分钟后,毕明安突然发病倒地不起……
村民眼中:“他热心又勤快,把群众当亲人一样”
在毕畈村,村里人都说毕明安是他们这些年村里最好的一任书记。为啥?“因为他给我们村里带来了很大变化,这些年为村里发展自掏腰包10多万元,毫无怨言。”毕畈村委会委员谢文强告诉记者,听到毕明安去世的消息,许多村民尤其是贫困户悲痛不已。
记者来到贫困户毕道雪的家中,60岁的毕道雪正躺在床上发呆。“这么好的书记就这样走了,真是太可惜了。”
毕道雪初见毕明安的印象就格外深。2014年,毕明安刚上任村支部书记的时候就去他家走访。“刚见面,小毕就大哥长、大哥短的,喊得我心里美滋滋的。把自己当自家兄弟一样,很有亲切感。”
“孤寡老人一个、有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靠低保为生、住的是危房……”毕道雪把毕明安当成自家人,把家里的困难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毕明安记在了本上,更放进了心里。
得知毕道雪去年糖尿病越来越严重,生活越来越困难,毕明安来回跑民政部门10余次,为他办理低保户转五保户,低保收入从每月的100多元,提高到了780元。并为老人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3万元。
去年为了让老人尽快住上新房,毕明安还自己先垫付了资金2万余元,为毕道雪改造旧房。如今,住进修缮一新的房子,毕道雪心里别提多敞亮!“就是再也见不到毕书记了……”老人说着,哭出声来。
“他工作太上心了,只要一有空就入户走访,所以和群众感情最深。”贫困户蔡南林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8月份,他的200余亩稻虾发病,很有可能颗粒无收时,毕明安自己出资从武汉农科院请来专家,帮他度过难关。一周时间里,毕明安去稻虾田里一遍又一遍。
像这样为贫困户真心实意办事的事例还有不少,全村58户贫困户,毕明安几乎全部都过问帮助过。
“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把你当亲人。”毕明安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此,毕明安为了群众的事,长期不回家,一心扑在村里的事务上,“顾大家、舍小家”。
毕明安的儿子毕虎告诉记者:“村委会离家里就50米远,但我爸爸经常不回家,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饭都不回家吃,一心都扑在工作上。”
毕明安的妻子吴红平,对丈夫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埋怨毕明安“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
但追悼会的时候,看到全村村民,只要是在家的人,全部都来悼念毕明安后,他妻子、儿子等家人才知道这个一心为民的丈夫和父亲。
镇干部眼中:“他是村民的好书记,无愧于时代的好干部”
“他真的是为服务百姓而生,特别是扶贫工作。”神山镇党委书记杨赤明说。
杨赤明介绍,在国家开启精准扶贫攻坚战后,毕明安像是换了一个人,特别有干劲,他总是跟他讨教各种有关精准扶贫的点子。“我知道他很想做好扶贫工作,经常为了扶贫项目睡不着觉,对贫困村民很有感情……”想起历历在目的往事,杨赤明难掩悲伤。
常年在毕畈村驻点的副镇长何紫阳与毕明安共事几年。对于他的去世,何紫阳非常惋惜。
何紫阳说,毕明安是群众的好支书,无愧于时代的好干部。说起他这几年为村里、为群众做的事,何紫阳如数家珍-
2014年,维修12组塘堰加固15组危桥,改善了村委会环境面貌。
2015年,落实11组、12组、13组、14组土地平整工作;狠抓美丽乡村整治及秋播生产,全村播种油菜面积约200余亩。
2016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旱情,争取驻村单位大力支持,购买抗旱物资,把村民损失降到最低。鼓励村民种植油菜面积500余亩,使村民增收。
2017年,争取各方资金支持,完成白龙片档土墙、渠道清淤工程。
2018年,带领村民种植油菜面积1000余亩,将成为该村村民增收的新亮点;为方便群众出行,新修蔡桥通往白龙,宋河通往毕畈村二组、四组、五组的水泥硬化道路,维修蔡桥、白龙片石子路……
往事历历在目,汇成了家人、同事还有毕畈村村民对他的思念。在脱贫攻坚这个战场,毕明安向人民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答卷。(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祝宝成 黄柱、特约记者 童金健、通讯员 陈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