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文明赤壁
记者 杜培清
5月8日,赤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赤壁市红色志愿者余发海收到了一封发自印度尼西亚中爪哇岛发来的感谢信。发信人是在赤壁市牺牲的烈士姜福山之孙姜波,他在信中说:“感谢赤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烈士陵园管理所、余发海先生一起携手为烈士寻亲,圆了我们家里三代跨越几十年的寻亲梦。”
1954年4月山东省烈士姜福山因公牺牲于湖北省蒲圻县蒲圻桥。当时,由于路途遥远,亲属不想麻烦国家,同意其安葬于部队的驻地,但并不知悉具体的安葬地。时隔半个多世纪,姜福山的后人对其越来越思念,自2015年以来一直通过多方渠道打听烈士墓地情况。直到2019年,姜福山之孙姜波在赤壁市退役军人事物局和红色志愿者、退休老警余发海的努力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姜福山的埋骨之地。
历史长河,星光不灭
姜福山烈士参军前名叫姜德臣。由于生活所迫,祖上迁移到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县水道镇山前村,1913年,姜福山出生。姜福山有兄弟姐妹5个,他是家里的老大。
烈士证书记载,姜福山1945年4月入伍,1947年8月作战英勇首立战功。1948年3月入党,在解放军部队2支队1分队任班长。1953年4月,姜福山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不幸牺牲。姜福山烈士生前共荣立三等功两次,四等功四次。
另据牟平县有党史记载:1945年3月31日,八路军山东省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一营集结于牟平桂山区边沿村庄,配合八路军向孙家滩日伪守敌发起猛烈攻击,激战一个半小时,守敌140多名伪军全部被俘。缴获机枪四挺、小炮一门、长短枪130余支,其他军用物资。
就是在这一年4月,姜福山正式参加八路军。
另据牟平县有党史记载:1945年5月20日,昆嵛、牟平两县独立营配合八路军东海军分区,在沙子村设伏驻烟台日伪军,双方激战至下午一点钟才结束战斗,毙伤日伪军七十多名,获得大批军需物资。1945年8月18日凌晨,日军投降,牟平伪职人员178人自首登记。”八路军东海军分区牟平独立营整队入城,宣布牟平全境彻底解放。
姜福山所在的八路军部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随部队奔赴新的战场。
爷爷姜福山生前的这些轨迹,姜波在联系上余发海和赤壁市退役军
人事物局之后才得知。这些,都是他们查阅牟平县志、党史、军史等相关史料和卷宗后梳理出来的。
在姜波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关于爷爷的故事很少。他只记得父亲姜明宽曾经说过,爷爷1953年驻守在杭州钱塘江大桥,后来又移防到湖南,然后又去了湖北蒲圻,最后牺牲并埋葬在蒲圻。
“父亲与爷爷只相处过一次。那是1953年,奶奶带着9岁的父亲去爷爷在杭州的驻地探亲。由于相处时间太短,父亲脑海里完全未形成对爷爷的记忆。”姜波说。
千里寻亲,一波三折
姜福山牺牲后,他的军功章、遗物也遗失了,也没有照片,一张从湖北蒲圻寄回家的烈士证明成了家人对他唯一的念想。当年,得到姜福山牺牲的消息后,族人为他在村里修建了衣冠冢,但后来被平掉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加上消息和联系闭塞阻断,关于姜福山的很多线索慢慢就断了。
前些年,父亲姜明宽的年纪越来越大,对爷爷的思念也越来越深。2014年过年回家,父亲拉着姜波的手,让他一定要找到爷爷的安葬处:“哪怕我去不了,你们也要代我去祭拜!”正是父亲这句话,开启了姜波的十多年的寻亲之旅。
姜波和姐姐先是到当地民政局打听爷爷姜福山的安葬地,但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以前的旧烈士证记录了完整的牺牲地点,但没有记录安葬地。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根据民政部优抚新政策,各省市开始换(补)发新式《烈士证明书》,姜波家里的旧烈士证明在2015年收回去了,新证也没记录牺牲地点。随着时间推移,资料越难收集,寻亲的事情就搁置了下来。
2017年,姜波到印度尼西亚务工,认识了一位从赤壁来的同事。这位同事在与他交谈时,说自己的家乡叫“蒲圻”,现在已经更名为“赤壁市”。
“蒲圻”,这个熟悉的字眼一下子激活了姜波关于爷爷烈士证明的记忆,又燃起了他寻亲的愿望。在同事的引荐下,姜波认识了在赤壁市工作的金先生,委托他在赤壁市寻找自己爷爷墓地的下落。然而一年过去,依然无果。
2018年的一天,姜波习惯性地浏览关于赤壁市的网页,无意中看到了关于余发海为142烈士寻亲的故事,感动之余,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余发海的电话。
余发海在了解情况后,二话不说,答应帮忙。在烈士材料缺乏、地方语言交流不便的情况下,余发海根据自己多年来为烈士寻亲的经历,让姜波从原始档案下手,一步一步地寻找。余发海自己也不辞辛劳奔赴赤壁当地的各个相关部门查找资料。五一节日期间,他还到赤壁市内的几座大桥、城墙周围走访当地的老人,希望能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材料。
就在两人为寻亲线索一筹莫展的时候,5月8日,远在印尼工作的姜波接到了赤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余小兰股长打来的电话。余小兰告诉他:姜福山的墓就在蒲圻办事处铁山村金鸡山峡谷(赤壁市烈士陵园设在里面,当地老百姓简称西湖公园)第一排5号。随后,余小兰和赤壁市烈士陵园管理处所长张建平还给姜波发去了墓地的照片。
张建平介绍说,这些年来,通过媒体帮助和烈士家属接力寻亲,赤壁市烈士陵园里的烈士亲属大部分已经找到,每年都有烈士家属和社会各界人士来祭扫。每年清明、除夕,烈士陵园管理处都会按赤壁当地的习俗为每一座烈士墓献花、点灯。
隔着手机屏幕,看到整齐肃穆的陵园,抚摩着爷爷的墓碑,姜波激动的眼泪流了又流。
感恩先烈,为国争光
找到爷爷的墓地,圆了三代人的寻亲梦。
历史长河,星光不灭。通过这次寻亲,姜波有幸遇到了余发海,并进入了军后代微信群,通过与群里五湖四海的军后代朋友交谈,姜波得到了很多的启发,思想比以前开阔了许多。
姜波表示,自己原来单纯地认为爷爷当年可能就是因为生活太困难,为了吃顿饱饭、寻一条出路才去参军的。然而,在加入军后代群,了解更多和爷爷一样的革命志士以及余老的故事后,姜波深受感动和启发,也深深理解了爷爷当初的选择和伟大奉献精神。“战争时期,他们拿起武器材,保家卫国;和平时期,他们生产安全,护航新中国的建设。但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促进了我们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姜波说。
特别是这些年在国外务工,目睹了贫穷国家的艰难,听印度尼西亚老华侨讲述以前国家贫弱,漂泊海外的华人饱受欺凌和歧视;对比而今祖国富强,自己走出国门受人尊敬,姜波都会在心里感恩爷爷他们那一辈人的选择和付出。在国外,每当看到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股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姜波对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而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们更多了一份崇敬。
姜波如今在印尼中爪哇岛发电厂从事保运工作,他说:“在国外工作有时也挺难的,不过通过余老,及我们的军后代群,我明白了‘没有国,哪有家’的道理。作为烈士的后代,我要发扬爷爷他们那样的奉献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为国争光,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前每年清明,如果能赶回家乡,姜波和姐姐都会带着孩子去城里的烈士陵园,对着英烈墙上爷爷的名字祭奠,以寄哀思;回不了老家的时候,他都会打开中华英烈网,在网上祭奠。
“今年回国后,我一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赤壁市烈士陵园为爷爷扫墓,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往下传。”姜波说。
为感谢赤壁市退役军人事物局的余股长、烈士陵园管理处张建平所长和余发海先生帮自己找到爷爷姜福山的墓地,姜波特意为他们写了感谢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