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陈教授用肺里的‘眼睛’,救了我爸一命,让我爸能平稳呼吸,晚上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10月19日,家住赤壁市砂子岭社区的小方激动地对前来探望的亲朋们说。
小方的父亲今年60岁,2016年因肺部肿瘤手术切除肺叶,后多次进行放化疗。近半年来,出现呼吸困难,夜间无法入睡,几近崩溃。9月3日,因呼吸困难加重,来赤壁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
呼吸科陈谦主任在仔细了解了患者既往病史及治疗经过后,诊断为右侧支气管狭窄并肺不张引起的呼吸困难,随时可能并发窒息危及生命,开放气道及纤支镜下气道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手段。
可是气道支架植入术技术要求高,风险也高,在基层医院较少开展。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呼吸科陈谦主任及其团队勇于担当,决定为患者实施纤支镜下气道支架植入术。
据陈谦主任介绍,纤支镜是由数万根极细玻璃纤维组成的内窥镜,直径仅数毫米,可自由弯曲,就像在患者肺里放了一双“眼睛”,从患者口鼻插入后,可直接窥视支气管或肺部病变,也可以在“眼睛”的帮助下,在狭小的气管、支气管内进行支架安放、开放气道等“绣花”般的精细治疗。
经过术前充分准备、反复探讨后,9月8号,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授指导下,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纤支镜在患者左侧主支气管慢慢放入支架,固定好位置,撑开滤网,顺利完成支架植入。纤支镜室响起一片欢呼,这标志着赤壁市人民医院首例纤支镜下气道支架植入术获得成功。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赤壁市人民医院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大力推广微创和精准医学,减少手术创伤,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呼吸科目前已经完成50余例纤支镜下肺泡灌洗及活检,不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最准确的生物学证据,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治疗方案,更挽救了数十位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来源:通讯员 陈影 张毅
审核:方念垓
编辑:王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