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宋少琴 通讯员 刘攀
一片黄泥场子,负债40多万。没有产业,只有贫困。赤壁市中伙铺镇官庄村,仅用6年时间,还清外债,建成龙虾交易市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零到5.5万元,村民年收入达到1.4万元。从一个贫困村蜕变成了美丽乡村,官庄村被精心“设计”了六年。
一路风尘,黄泥巴场子上,如今绿树繁花相迎。
6年前,马红英第一次到中伙铺镇官庄村,是个下雨天。10来公里路,满眼的黄泥浆,车子左滑右扭硬是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村委会。
村委会就落在一片黄泥场子中间。
“下脚的位子都没有,这老百姓日子是咋过的?”拎着铺盖行李,马红英站在黄泥场子上,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先修村里烂路,再搞脱贫产业。
马红英,是赤壁市工程咨询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2015年11月受集团党委委派,担任官庄村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
当马红英把第一天下乡的照片发回单位并提出帮扶思路时,获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华和同事们一致赞同。
于是,大家开始分头为村里修路奔波。党委书记王文华跑各个对口单位,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马红英和单位的90后小伙费锐继续在村里收集乡亲们的困难,还有设计院一帮年轻的设计师们,做完手头的工作赶着周末双休,下到村里勘测路基……为了乡亲们有一条畅通的道路可走,设计集团全体干部职工都参与了进来。
终于,在各方的努力和帮助下,官庄村通湾公路全线贯通,到组到户全覆盖。
“天晴不沾灰,下雨不湿脚,这是我们盼了一辈子的事情啊。” 道路修通后,乡亲们紧紧握住马红英的手。
路修好了,路灯安排!自来水全覆盖!
启动美丽乡村建设!
……
一批批项目,一件件落实。驻村工作队的小伙子费锐,每天拿着笔和纸,在村里勘察,做好记录,回来后就向集团报告乡亲们的需求、他自己的意见。集团党委根据他的报告,发挥“设计”人才技术优势,齐心协力,逐一实现。
在这些项目中,所有施工都是设计师们放弃双休、下村里实地勘察设计的,特别是村医务室的修建。
以前的医务室就是一间狭长的房子,药品房、注射室都在一起,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此,设计集团给村里重新修建了一座医务室,不仅有办公室、药品储藏室、注射室,还有休息室。
“我们的医务室,是最牛的村级医务室。” 看着新修的医务室,乡亲们都翘起了大拇指。
这些赞誉,凝聚了设计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的才华和汗水。这些才华和汗水,也浸透在该村五组村民吴绍文家危房改造中。
吴绍文家,一家4口人,就有2人残疾。住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砖木结构的三间瓦房里,大门就是几块木板拼成,算是个遮挡。房子后门口搭个棚,就是鸡窝鸭房。
驻村工作队摸清吴绍文家的情况后反映到设计集团党委,党委书记王文华亲自结对帮扶,集团干部职工也纷纷解囊捐助。在政府危房改造政策的支持下,设计集团帮他们家房屋翻修,给他们家新建了厨房、厕所,将鸡舍、鸭舍分离。又帮着他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保障了基本的生活。
发展经济支柱产业,提升乡亲们的收入,一直是设计集团帮扶的主攻方向。
村中有不少人养龙虾,但地方偏僻,销售情况一直不好。马红英找到多家龙虾经销商了解情况,“本来村子就远,到了村里,农户又不集中,东家跑了赶西家,等到收购起来了,一天时间过去了,不划算。”
“不划算。”找到了龙虾销售难题,为破解难题,设计集团党委决定在村里龙虾养殖相对集中的汪家畈修建了龙虾交易市场,经销商来了不用再多跑路。为保障乡亲们养殖龙虾的质量,设计集团联系相关专家,请他们到田间地头,指导乡亲们龙虾养殖技术。龙虾再也不愁销,收入有保障,乡亲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大大激发,现在官庄村龙虾养殖面积达到了1300亩。
“6年了,我是看着官庄村一天天变美、变富的。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漂浮垃圾的河流清澈了,村委会前的黄泥巴场上绿树繁花。”现在,马红英依然住在村里开展帮扶工作,为了乡亲致富,她还得加把劲。
审核:吕蓉
编辑:罗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