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张升明
在赤壁市赵李桥镇,有一个3453人的村落:羊楼司村。虽然村子不起眼,但却是赵李桥镇4大支柱产业之一:竹木加工业的基地村落,每年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的竹木产品,总产值过亿元。
“我们村总共有竹木加工企业103家,全部是家庭式企业。”3月15日,该村党支部书记沈中秋一边带着赤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片区防控督导组检查该村复工复产情况,一边颇带自豪地介绍村里的竹木产业。
在该村思源木业,车间内整齐地堆码着各种竹木材料。车间的一边,几名工人正在操作着机器。思源木业老板贺永强介绍,他的厂里本来有30多名工人,多来自周边村子,但因为疫情的影响,工厂直到3月9号才开工,现在到厂的工人已有7名,其他工人正在按照村里规定的复工审批清单,办理上岗手续。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形势的步步向好,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需要也渐渐凸显。对此,赤壁市为进一步统筹协调、督导全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工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针对性地成立防控督导组,对农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进行督查指导,确保防控、生产同进步,共胜利。
“我们将村级企业复工的审批交到村里,但由镇里列出审核清单,村里对每一家申请复工复产的企业都必须对照清单,严格审批与核查,镇里会不定期抽查。”赵李桥镇副书记陈涛介绍说。对申请复工的企业,村里不仅要实地查看工厂的生产环境,还要对每一位上岗的工人进行清单式监督,外地员工必须持有居住地隔离证明,进厂前必须在镇卫生院进行胸部拍片检查,合格后留厂隔离15日,且每天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并如实上报。
在该村五组贫困户罗忠军的加工厂内,夫妻俩正在机器边忙碌。2018年,罗忠军在扶贫包保责任人的帮助下,开办了这家小型竹木加工厂,主要生产椅子。随着销路的扩大,去年,他请了2名工人,年加工椅子10000把左右,产值30多万。“今年受疫情影响,开工晚,去年请的2名工人因为是外地的,也还没过来。但网上订单不断,等疫情过去,可以多请2名工人,效益还是有保障。”罗忠军说。
“严格审批,实时督查,有序开工,确保疫情防控稳定,复工复产安全。目前,我们村家庭式企业复工复产的已有63家,其他的也在积极申请审核中。”该村支书沈中秋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