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深入推进作风能力建设纪实
通讯员 龙守珍 欧阳爱平
赤壁市民政局作风能力建设以作为“百名股长群众评”参评单位为着力点,紧密结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上级精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及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以树立优良作风、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推动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统一为主线,立足实际,统筹兼顾,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把作风能力建设推向深入。
出实招,实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发动到位。第一时间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各乡镇(办、场、区)民政办主任召开民政系统“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要求所有人员都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股、优抚股、社团股、城市低保股4名股长被列为“百名股长群众评”名单前列,凸显了市委、市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对保障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高度关注,主动对照参评股长要求,增强开展作风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并通过每周五集中学习时间开展深入讨论,使作风能力建设成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二是组织机构到位。迅速成立了民政局“作风能力建设年”暨“百名股长群众评”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活动实施方案,抽调了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6名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安排了专用场地,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机构保证。三是营造氛围到位。除制作了民政局“作风能力建设年”暨“百名股长群众评”专版和心得体会专栏外,还利用办公楼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作风能力建设标语,设立征求意见箱,拉宣传横幅,并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6篇,营造出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浓厚氛围。
办实事,普惠“三个群体”。 一是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着力健全长效惠民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和受灾群众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保障和改善这一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此,市民政局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社会救助帮困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着力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救助措施,从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出发,加大救助力度,实行低保标准自然增长动态调整,从2009年10月起,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由180元提高到21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693元提高到1000元。针对低保对象不同的特殊困难,市民政局认真做好分类施保工作,特别是对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救助对象,给予重点照顾。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实施住房、医疗、就业、水(电)减免等多方面配套优惠政策。此外,积极探索建立临时社会救助制度,将低保边缘的困难群众和其他因突发性灾害或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群众纳入临时社会救助范围。二是为优抚群体服务,着力保障和维护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按省政府要求,从2009年10月1日起,对全市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烈属定期抚恤金在现行基础上平均提高15%,在乡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部分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增加70元。为缓解全市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联合劳动保障、卫生、财政等部门率先在全省县级市中出台《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建立了参保参合、减免优惠、医疗补助、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实行医疗费报销、减免、补助、救助即时结算机制,构建制度健全、标准合理、程序简捷、运行高效的优抚医疗保障新模式。目前,首批724份《赤壁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证》已发放完毕。三是为特殊群体服务,着力改善和提高特殊群体的供养水平。特殊群体是社会福利的重点保障对象,对这一特殊群体,市民政局给予了“特殊”重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年供养标准达到2160元,分散供养年供养标准从1200元提高到1300元,农村分散供养孤儿年救助标准从1200元提高到1500元。并资助城市低保对象参加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农村低保、农村五保、散养孤儿救助对象参加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了实现“老有所养”,市民政局积极探索构建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诞生了由社会力量创办的首个老年公寓。
求实效,强化“三种意识”。一是亲民意识广泛形成,行业作风进一步好转。通过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得到了净化,过去部分干部职工公仆意识淡薄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干部职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规范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全系统掀起了“为人民服务,树民政新风”的热潮。基层服务窗口实行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等多种形式的快速、便捷式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效能意识深入人心,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作风能力建设,群众观念明显增强,干部职工队伍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为群众着想、热情服务的多了,态度生硬、办事推诿的少了;高效办事的多了,拖拉散漫的少了;主动为民解难的多了,脱离群众的少了;秉公办事的多了,凭关系办事的少了;学先进、争先进的多了,漫无目标、得过且过的少了。三是服务意识大行其道,便民利民自觉性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作风能力建设,使作风能力建设渗透到整个民政工作中,积极发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的作用,以满腔热情去实现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贫有所保、困有所救的目标,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生活。
(审稿:姜洪 责任编辑:沈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