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赤壁长城炭素制品公司煅烧车间,记者看到,回转窑内满是烧得通红的石油焦,热浪飞扬,大窑班长魏四平脚踏着厚厚的胶靴巡弋在一个个回转炉间。
煅烧是炭素质量好坏的核心环节,窑体内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周围的温度有50摄氏度左右。魏四平的职责是检查煅烧位置、煅烧量、负压、风量等是否符合标准。
“真热啊。”魏四平端起大口杯喝完半杯水。每天上班前,他都会凉上一大杯菊花水。
长城炭素制品公司生产预培炭阳极,是赤壁一家较大出口企业,也是该市纳税、用工大户。魏四平与工友们就是前几年招进厂的。
“这高的温度受得了吗?”记者关切地问。“没事,习惯了。吃了煅烧工这碗饭,就得把这活做好。”魏四平皮肤黝黑且泛红,似乎被“煅烧”过一般。
余热还没有散尽,魏四平启动传送带按钮,煅烧后的石油焦颗粒源源不断送到了成型车间。
在捅料处,吴云清师傅如“舵手”般摇动转轮,将原料箱移至合适位置,随手按几下遥控器,原料便“乖乖”进入糊料车中。
这工作看起来挺轻松,记者也尝试着当一回“舵手”。摇动转轮时,越往后转越耗力气,费了好大劲儿才转到位。当原料落入糊料车时,大量黑色粉尘扬起,甚是呛人。
连续做了2次,记者就直喘粗气。这样的操作,吴师傅每天要重复80多遍。
不光是温度高,耗体力,还要在粉尘中作业。“进了车间,就得成‘黑人’,我每星期要用掉3块肥皂!” 吴云清笑着说。对现在工作状况,他很满意,“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月有2000余元的稳定收入,每年还有学习培训的机会。”
据了解,和魏四平、吴云清一样,厂里的300多名工人大多都是本地人。他们觉得,能够洗掉泥巴上岸,在大企业上班,又能为家乡的发展出力,“甩纳实”。(咸宁日报记者 甘青、刘子川 通讯员 余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