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梁庆芳
朱普声,赤壁古战场上的一位普通乡村邮递员。他自2000年8月参加邮政投递工作以来,把爱和责任化作缕缕深情,播洒在古战场纵横蜿蜒的乡路上,给这片土地带来感动。他连续八年被市邮政局评为“优秀投递员”、“先进工作者”,2009 年10月,被湖北省邮政局评为“双十佳”投递员,同年,他被评为“爱心邮路”先进个人。 一年一次“二万五” 朱普声负责赤壁镇 7 个行政村及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的报刊邮件分发投递,服务人口15000人,投递面积达30平方公里。赤壁邮政支局的投递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他一直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他说:投递员工作干的时间长了,有了感情,并且这个岗位也适合自己,每天和农户拉家常,就像一家人一样,那种感觉很好。十多年来,每天满满两邮袋邮件,多的时候甚至一天达到8邮袋,其中有150多公斤的学生书刊、100公斤的化肥,他都一一送到收件人手里。他一天最多行程90多公里,一年下来,累计里程相当于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 朱普声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开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投递生活。由于投递面广,他一周只能休息一天。到沧湖开发区最远的一户有12公里邮路,且是在沧湖最深处的湖边,没有路,只能坐船过去,但只要这家农户有信件,朱普声总是毫不犹豫地把信送到主人手里。有一次,他在青山村送快件回来时,车胎突然瘪了。山洼洼里,前不傍村,后不着店。他只得打电话叫镇里搞修理的小苗来补,可小苗来回跑了两趟就是找不到地方。没法,他只得推了3公里多路,把车推到村部,等小苗补好胎后,他又将未送完的信件送到农户手中,他一直在骄阳烈日中晒了5个小时,饿得饥肠辘辘。这类情况朱普声一年总要碰上七八回,早已习以为常。 朱普声深深地知道“服务”的重要性,时刻牢记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因此,无论烈日炎炎,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冰天雪地,再苦再累也不让熟人、村干部、学生捎转,宁可自已多弯路,也要把一份份报刊、一封封信件,按规定的时限、频次,迅速、准确、安全地投递到指定地点,送到用户手中,这样心里才踏实。他说:“就是家里的活少干点,粮食少打点,也要送好信”。自从邮政部门开展包裹直接到户业务以来,方便了用户,但邮递员却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投递,甚至有时需要上门几次才能当面签收,他保质保量坚持投递,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他坚持认真投递好每一封信,不让一封信“死”在自已手里。做好“勾、挑、核、对”,特别是送法律文书、高考录取通知书等,用户签收了,他还要记下收件人的身份证号码,以便查询,确保万无一失。 小柏村村民们常有在外务工的儿女、亲戚的汇单和包裹寄回,他每次都一律送上门。小柏村一位电工家里的病人常年靠从外面寄药治疗,他总是及时把那些救命药送去,看见农户收到包裹喜悦的表情,他感到了自己的价值。 爱心洒满乡邮路 作为乡村的儿子,朱普声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与青山村4组龚庆瑞老人结缘,是在六年前的一天。朱普声看到在屋门前晒太阳的老人双脚溃烂,便关心地询问,老人说:“不知是什么病,拖一年多了,没钱,不想治了。”原来,老人和老伴年已古稀,无儿无女,没有经济来源。朱普声当即掏出衣袋里仅有的100元钱塞给老人,让老人到卫生院拿一点药。从此,朱普声心中多了一份牵挂,经常去看望这两位孤寡老人,给他们送米送油,过年过节送节日祝福,又抽空把老人带到市医院做了检查,原来老人双脚严重感染,经过治疗,老人终于解脱了双脚溃烂的痛苦。在长期的接触中,两位老人对朱普声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常对村里人说:“我有一个亲人在邮政局工作,他经常来看我。”2008年年底, 龚庆瑞老人过世了,朱普声像亲人一样帮助张罗丧事,送老人上山。 对更加孤独的宋梅英婆婆,朱普声积极与村干部联系,将宋婆婆送进了村敬老院,每次到敬老院去看婆婆,老人都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放。小柏山村八组的李凯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远在广东打工,9岁的李凯不服爷爷奶奶的管教,却独独很听朱普声的话,因为他眼中的朱伯伯亲切随和,常给他带来爸爸妈妈的信和包裹,给他买学习用具,有时候,他做不好的题目,朱伯伯还耐心地给他讲解。在朱普声的关心下,小李凯进步不小,他奶奶高兴地说:“现在与以前比,简直换了一个人,成绩考到了班级前十名,也学会关心我们两个老人,放假了还帮我们做事。” 十年来,朱普声的点点滴滴故事,乡亲们已经没法说清,他们聚到一起时总说:“朱普声是个好人,他为乡亲们办事可不少。”他人缘好,无论走到那,都和人打着招呼,顺便介绍邮政业务,大家有需要到邮政局去办理,多了解些邮政开办的业务。在开展邮政代理保险真情回馈客户活动中,他广泛宣传,群众纷纷办理此项业务。同时他也尽其所能为乡亲们排忧解难,真正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小柏山村党支部书记宋石清谈起朱普声说:“这些年来,他为村里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最感人的是‘爱心邮路’活动,朱普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果林棉田寄深情 赤壁邮政支局是一个只有8名职工的小局,邮储余额却达到5000万元,这两年农资完成配送额每年也都达到100多吨,成为全市邮政局农资配送的“老大”。人们说,沧湖农业开发区果树成林,青青黄黄的柑桔、沉甸甸的橙子、黄灿灿的秋梨、绿盈盈的湘莲,有朱普声的一份功劳。 朱普声把服务“三农”与本职工作紧紧联系起来。他向农户介绍购买农资产品,并且跟踪服务,发现问题及时与农技员联系。2008年,朱普声经过自家地里实验,发现“金大地”复合肥效果的确不错,就推荐给周郎嘴村4组村民龙启成 ,并将肥料什么时候下、下多少都详细地教给他 。当年,龙启成家的棉花果实大,中稻抗病抗倒伏能力强,果粒饱满。棉花稻谷丰收后,龙启成喜滋滋地背着一袋礼送给朱普声,说这可真是沾了你介绍的复合肥的光呀!多年没有这样的收成了啊!”这几年,赤壁镇很多农户都成为朱普声的顾客,他们觉得,朱普声推荐的农资产品用起来放心。 朱普声的责任心很强,他觉得为用户服务是他的责任所在,平时,他工作的小小分拣间总是收拾得整整齐齐。为把农户的地址把握准,朱普声自制了一个报刊订阅明细表,虽然有些粗糙,但却饱含了他对工作的用心。为了投递准确及时,他把分发表上每一家单位和个人的名字及他们订阅的报刊种类及数量牢记于心。即使生病了,他也总是把药带在身边坚持出班。他年年率先完成报刊收订任务,仅2011年,他就完成入户报刊金额5万元、订阅党报党刊 4万元,完成销售化肥 30 吨、保险50多万元、储蓄 280 万元。 绿色代表生机,代表希望,朱普声将自已这身绿色邮政制服融入乡村,留下串串感人的音符。他是一座桥梁,让普遍服务畅通无阻;他是冬日里的暖阳,把关怀洒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身上;他是一盏灯,为农民脱贫致富播撒着绿色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