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以来,赤壁市推出的“村头办公”制,让各部门、乡镇所有干部到基层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干部有收获,群众得实惠。 把办公室搬到村头 8月10日下午,风雨大作。咸宁市委副书记、赤壁市委书记丁小强就赤壁新城区建设,专门到拆迁量最大的木田畈村现场解难。 丁小强冒雨准时赶到,村民们很感动。感动归感动,村民们有话照样直说。 7组的谢先平打头炮:“丁书记,我们对市里建新城区没意见,但拆迁补偿能否为农民多着想,多考虑失地农民的出路?” “建设新城区的目的,是让这座城市更美丽,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市里将按照国家最高标准给予补偿,不让你们吃亏;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市里已经作出了细致安排,还要听取你们意见进行完善。”丁小强的话让村民兴奋不已。 搁在心头的疑虑打消后,与会的村民拉开话匣子:“市里能不能在新城区规划一块地,让我们建设祖祠……” 丁小强逐一详细答复。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村民笑容源自“村头办公”的硬规定:市级领导要积极把驻点村作为村头办公活动的联系点,一般每月不少于1次。 制度运行以来,赤壁30余名市级领导每月都把办公室搬到村头。现受理群众反映的410件各类矛盾和问题,已落实责任逐步解决了355件。 记者手记:过去群众办事为找人犯难,现在领导干部主动上门解难。把办公室搬到村头,既方便了群众,又解决了问题,两好合一好。 把感情带到群众的心头 10月9日,赤壁市扶贫办干部沈志宏又来到柳山湖镇易家堤村搞调研。 “老沈,你老是来调研,能让我们致富就好了。”一到田间,村主任吴义元就开起了沈志宏的玩笑。 沈志宏说:“我还真有好点子,就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干。”顿时,村民们个个竖起了耳朵。 “老邓,你种水稻一亩最高收入有多少?”沈志宏问。 邓松柏回答:“最多1500元,还累人。” 沈志宏说:“假如搞大棚蔬菜种植如何?” 围观农民一声不吭,没有一个敢表态。 于是,沈志宏当场拨通了新店镇一位搞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户的电话。 在免提模式中,村民听到对方说“每亩一年可以创收一万元”。 “这确实有搞头,老沈,赚了钱我请你喝酒。”邓松柏当即表态。 不久前,扶贫办就组织易家堤村村民到仙桃、赤壁新店等地学习考察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考察一回来,就有20名群众要求发展大棚蔬菜。 目前,占地60多亩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 “村头办公”的规定:市直机关单位每周不少于一次深入驻村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结合群众需要和部门职能,解民忧、办实事。目前,市直单位机关干部已有近5000人次深入187个村,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3100多个,落实资金5000余万元。 记者手记:只有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干部才能摸准群众的脉搏,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把矛盾解决在源头 10月11日,柳山湖镇腊里山村农民汪富贵坐在翻修一新的房屋前,一脸痴笑。“他这是高兴哩!”妻子魏桃珍将一杯热茶递到来访的赤壁市供销社主任钱红星手中。 就在今年8月初,钱红星按例到村头办公时,发现大部分村民家都住的是新房好房,而汪家显得很老旧。时逢下雨,只见屋内到处都是接雨的盆罐,而墙沿的几条大裂缝,雨水不断流淌。 “这是危房,户主得立即撤走。”钱红星对陪同前来的村支书魏平清说。但好话说了不少,汪富贵死活不愿搬。 魏平清解释说,汪富贵智力有障碍,看到邻居们都搬进新房,而自己无力筹建,情绪一直不稳定。为此,他没少跟邻居们吵闹,这让四周邻居都很担忧。 了解到汪家三口人就有两名残障,筹建房屋确实困难,钱红星对魏桃珍说:“你劝劝你丈夫,房屋翻修我们来解决。”这才把汪富贵拉出危房。 短短两个月时间,供销社、镇、村共筹集了2万元,每天有人监督施工,将汪富贵家从里到外翻修得焕然一新。 赤壁“村头办公”还采取“3+1”干群联心活动模式,即一名市直领导干部、一名乡镇干部、一名村干部联系一个村,确保及时破解难题。 “我家能住上新房多亏‘村头办公’,但不知能搞多久?”魏桃珍有点担心,这也是群众共同的心声。 “你们放心,市委领导在大会上都说了这项活动没有期限呢!”钱红星的话让她脸上堆满了笑颜。 记者手记:只有直面矛盾,化解矛盾,才能提升干部的办事能力,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