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认真学习贯彻赤壁市三级干部大会精神
评论员 王红云
如何建设强而优的中等城市?怎样推进?咸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振鹤在赤壁市三级干部大会上明确提出:“按照‘咸宁战略、赤壁实施,咸宁支持、赤壁主导’的思路,全力推进、合力推进。”
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当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倍加努力去付诸实施,全力推进,合力推进。
全面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我们当全力推进、合力推进实力之城的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具有赤壁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在“培优、培特、培精”上下功夫,加快发展宇顺电子玻璃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多元化产业集群;要在“集聚、集约、集群”上下功夫,改造提升纺织、建材、砖茶等传统产业,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要在“做大、做强、做优”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园区经济,积极引进一大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城市功能创新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强做优经济发展的“底盘”。
全面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我们当全力推进、合力推进魅力之城的建设,打造强而优中等城市的魅力名片。坚持走 “三化”协调、“两型”融合之路,要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企业规模化进程,以此带动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与此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合作化经营水平。要建成更多的像羊楼洞茶文化产业园那样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推出更多的像“川”字牌青砖茶那样的“农”字号精品名牌,要打造更多的像绿态果业那样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基本形成生态宜居、繁华现代、畅通有序的城市形态,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配套的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山水融合、森林环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体系。
全面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我们当全力推进、合力推进开放之城的建设。要抢抓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和武汉新港建设机遇,推进沿江大开发,决战沿江大工业。要加快赤壁港口产业园建设,使之成为开放的主阵地、项目的密集区、工业的增长极;加大区域间经济的耦合度,努力把赤壁打造成岳咸九“小三角”地区综合实力最强、优势产业集聚最多、城镇化水平最高、辐射带动力最大的节点城市,成为引领“小三角”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同时,加快推进与武汉城市圈、泛珠三角、泛长三角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把赤壁建设成为观念超前、交流密切、对话世界的开放之城。
全面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我们当全力推进、合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致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加快推进三国文化旅游实验区建设,以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为核心,以黄盖湖、松柏湖、沧湖等自然生态为依托,加快区域内文化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真正把实验区建设成主题形象鲜明、文化概念突出、产业服务完备的集生态、文化、休闲、商务于一体的新型区域。加快推进汤茶养生休闲度假区建设,着力把羊楼洞茶文化产业园做大做强,带动整个茶产业跨越发展。同时,加强对温泉地热资源的管理,提升龙佑、五龙山等温泉酒店档次和水平。加快推进陆水湖自然风光旅游区建设,将陆水湖建成鄂南地区环境最美、生态最好的旅游区。加快推进葛仙山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建成以道教养生文化体验、自然生态游赏为一体的养生度假风景区。
全面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我们当全力推进、合力推进幸福之城的建设。坚持以民生为纲统筹各项工作,进一步构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广覆盖、高标准的民生保障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大力实施“富民工程”,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把赤壁建成人人向往、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在于担当。赤壁新一轮跨越发展大业,需要每个乡村、每个部门、每个干部共同担当,需要每个热爱家乡的赤壁人积极担当。只有大担当,才有大发展、大崛起。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携手共建,真抓实干,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就一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