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省人才总量(单位:万人)制图:徐云
湖北日报讯
近年来,我省人才队伍蓬勃发展,成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资源”。
截至2011年底,全省人才队伍总量达到640多万人,比2008年增加近110万人。其中党政人才29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3.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05万人、高技能人才166万人、农村实用人才74万人、社会工作人才5.8万人。
湖北是科教人才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10项重大人才政策,实施13项重大人才工程,大量“海归”英才会聚我省创新创业,目前,高端人才数量处在全国前列,人才创新能力居中部地区首位。(记者刘娜 见习记者汤炜玮)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娜 通讯员任才
国际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全面提高我省经济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抢占人才制高点。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将人才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占考核比重2%),制定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人才工程,在全省上下掀起了加强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发展的新高潮。
创新能力中部居首
科研院所是人才的摇篮。我省拥有普通高校120所,其中本科院校66所、“985”工程高校2所、“211”工程高校7所;在校本专科生130万人、研究生10.31万人;拥有中等职业学校413所,在校学生90.38万人。全省各级科研机构1500多所,其中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
截至2011年底,在鄂“两院”院士61人,其中科学院院士25人、工程院院士36人;去年有7人入选,入选人数居全国第二位。
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我省大力推进人才科教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9年开始实施自主创新“双百计划”,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组建了两批共66个“湖北省自主创新团队”,引导400多名科技专家到企业开展技术攻关。2011年开始实施省级“博士服务团”计划,选派100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到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大别山革命老区企事业单位服务锻炼。“博士服务团”转化人才资源的做法被中央组织部列为人才工作创新案例,成为全国人才工作的品牌。
人才创新能力居中部地区首位。2011年,我省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200项,同比增长60%;获国家科技奖44项,居全国第四位;全省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4万件,居全国第九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56%,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中部第一位。
海外引才会聚荆楚
我省积极对接中央“千人计划”,截至目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139人,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北京、江苏、上海。
“百人计划”是我省配套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与中央对等。截至目前,89名海外英才入选省“百人计划”。引进国际顶尖创新团队取得重大突破,法国纳米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肇中博士和德国“太阳能之父”肖克教授领衔的两个创新团队相继落户东湖高新区。
“华创会”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确定为全国三大引智平台之一。今年6月底举办的第十二届“华创会”取得丰硕成果,共签订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及高新技术项目120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5人,90%以上进入企业和开发区,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还将在武汉创办高新技术企业50家。
为了给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省委组织部与省卫生厅、省委保健办、省教育厅研究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及子女入学等实施办法。各市州、高校、科研院所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纷纷制定实施引才工程,如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东湖高新区分别启动了“黄鹤英才计划”、“隆中人才支持计划”、“三峡英才工程”、“光谷3551人才计划”等,形成上下联动、竞相引才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