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正气拂新村
勤廉促发展,风正好扬帆。
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历来是农村工作的一大难题。近年来,赤壁市不断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工作,既将其作为“为民理财、与民谋利”的富民工程,又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德政工程。
2012年,赤壁市荣获“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市”,该市新店镇望夫山村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让干部清白,使群众明白
“管了资源管资金,管得资产不流失,干部清白不违纪,上上下下都放心。”11月14日,记者在赤壁市官塘驿镇采访时,方秀畈村村民叶海斌说起了这个顺口溜。
顺口溜的由来,来自于该镇农村集体“三资”工作的开展。今年9月,该村7组要修一条500米的公路。有了项目,许多人争着做,那段日子,支书谢自芳家的门槛都被踏“折”了。
“甭管谁来,我都一句话:这事得在镇财经所公开招投标。”谢自芳说,放在以前,工程由谁承包,都是由村委决定。因此,没中标的人有怨言,村民中也有闲言碎语,说村委决定不公平。
这次,方秀畈村主动将项目申报到镇财经所,请求公开招投标。财经所主任谢永红还记得,竞标当日,镇政府、镇纪委、镇财经所、村委都派来代表,与村民代表、竞标者共聚一堂,见证竞标过程。
谢永红说,以前财经所只管农村的资金账目。2010年4月以来,赤壁市实行“三资”监管代理后,村里只要处理资产资源,村委就会主动找他们来监管。
“村干部为了自身清白,当然愿意找财经所监管。”官塘驿镇纪委副书记刘会平说,由于各村家底都“晾”了出来,村民的猜疑也就渐渐少了。
近两年来,赤壁市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在村账镇管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制度,实行换届、届中审计,对资源资产也都公开处理,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三资”工作开展以来,赤壁市审计查处村干部贪污挪用集体资金6起13人,罚没违纪金额59.6万元。目前,该市涉农信访同比下降35.3%,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
村里增收益,村民得实惠
今年,赤壁市神山镇油岭村有了一件大喜事:荒山拍卖,村级资产净增了10万元。
据村支书李晚德介绍,今年底,村里110亩茶山的承包合同将到期,想承包的人排成长龙来找他。
李晚德主动找到神山镇财经所,申请公开招投标。当时,财经所主任刘亚斌笑着说:“正准备提醒你,你倒先来了。”
原来,赤壁市开通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公开网》,各类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全部进行网上公开、网上运行、网上监管,从而实现“资金在网络上监管、资产在改制中增值、资源在市场上配置”。
该村的荒山承包权在镇财经所公开拍卖。李晚德记得,当时村委决定的底价是:30年承包期,底价33万。
35万!36万!37万!……43万元第一次……43万元第二次……43万元第三次,好,中标!竞标当日,随着主持人一锤定音,与会村民掌声雷动,欢呼雀跃。
“中标价,比底价多出10万元,村里增加这么多集体收入,可以为群众办更多的事了。”说到这儿,李晚德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现年47岁的村民朱耀祖,作为村民代表,参加了当天的竞标会。在他记忆中,以前村级资产资源处理,全是村委决定,农民群众常怀疑村干部收受好处,暗箱操作,贱卖集体资产。
参加完竞标会后,他很是欣喜:“通过公开招投标,村里资产盘活了,大伙心里明畅了,我们增收的渠道也广了。”
近年来,赤壁市开展“三资”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将其作为“为民理财、与民谋利”的富民工程来抓。该市盘活村级资产资源,通过清产核资和处置资产,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去年至今,赤壁市175个行政村共申报51起公开招投标项目,资产资源处置经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135万元,工程项目建设节约资金86万元。
树清风正气,促和谐稳定
“‘三资’中心真像咱村里的晒谷场,把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放在阳光下晾晒,大伙都盯着,想偷吃也不能了。”
14日,在赤壁市望夫山村的村务公开栏下,村民们议论着“三资”监管代理工作。村支书沈定华也不避讳:“现在三资都公开了,村务公开栏、财经所、政务网上都有得查,欢迎你们监督啊!”
今年,该村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先进单位。当了十几年村支书的沈定华说道:“村里资产资源处理,我向来一碗水端平。可还免不了有人说三道四。”为此,该村在“三资”经营处置上,做得极为彻底。
今年,望夫山村7组得到一笔修路补偿款,共6万元。原则上讲,村账镇管,组账村管。为彻底做好农村“三资”监管代理工作,望夫山村委决定:村委与镇财经所共同管理这笔资金。
这样一来,连小组的账目都通透了。再也没人嘀咕了,村干部们心里也清白了,干群之间隔阂消除了,彼此关系更加融洽了。
好处还不止这些!村支书沈定华说:“现在,村组公用开支也更谨慎了,干部作风更清正了。”原来,村组开支都要经过财经所报账,各项程序都有人严格把关,使得村组公用开支都用在“刀刃”上。
61岁的村民饶邦良高兴地说:“村里组里三资都透明,大家心里没了隔阂,都一门心思干活致富去了。”
自2010年4月以来,赤壁市14个乡镇(办事处)、182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对集体“三资”进行清理,对资产、资源进行确认,形成了“政府领导、财政指导、中心执行、纪委监督、村级托管”的监管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且借清风行万里,扬帆破浪正当时。如今,随着“三资”监管代理工作的开展,乡村的正气浓了,干部的作风清了,农民的心气顺了,发展的劲儿足了。
咸宁市委常委、赤壁市委书记吴晖说:“面对三资管理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荣誉,我们在思想上不能松懈,在行动上不能松劲,在措施上不能松力,要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和办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三资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把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管紧、管好、管出效益,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记者 刘子川 通讯员 赤纪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