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委党校 雷配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有利于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在当今中国,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我国现今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复杂,各种社会矛盾容易激化,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危机,政府应当有意识地、积极地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政府的认知、理解和支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公共关系的开展,有利于政府了解公众心理变化的趋向,引导舆论走向,提高社会向心力,在社会公众和政府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化解社会矛盾。
社会管理的公关目标的第一个维度是透明度。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治民主的发展,人民对政府内部机构、运行机制、财政状况、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缺乏深刻了解,导致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出现困难。突出公众对政府具体信息的了解,强调政府信息的开放度,也就是强调政府的透明度。透明度维度下有很多指标,主要包括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详细性、信息发布的主动性、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和有效性等。信息的真实性是公众认知组织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政府而言,它是一个承担较大社会期望和公众关注的特殊组织,其信息发布具有较高的权威,信息的真实程度会对政府的公信力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政府的形象。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是信息时效的必然要求,若不及时发布,信息往往成为无用的废品。政府的正面信息发布不及时,常常容易让谣言和别有用心者抢占先机,造成人心不稳,甚至引发社会危机。发布信息比较详细,可以使公众对事件和组织的了解更为深入,避免因片面、笼统的信息而产生的误解和不必要的猜测。信息发布的主动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谁掌握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性,谁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公众在没有接收到其他信息的情况下,若接到政府主动发布的信息,就会比较容易接受这些信息,若政府是被动地发布信息,公众就会无可避免地怀疑信息的真实和可靠。没有信息传播这个中介,信息就无法完成从发布到接收这个程序。在社会管理中,政府应该让公众迅速了解发生着什么和应该做什么,这就要求政府有效利用传播媒介,从传播广度、速度、方式等方面合理应用。网络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和迅捷性,是非常好的信息传播手段,电子政务的应用正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社会管理的公关目标的第二个维度是美誉度。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威信和群众的肯定,公众对政府的主要要求就是提供优质的服务。影响美誉度评价的因素包括公务员的素质和形象、政府的责任感、政府的诚信度、政府的民主度、政府的廉洁性等。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政府行政必须对人民负责,履行社会责任,体察民众需求,关注民众利益。诚信度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政府要做到有诺必践,言必属实。随着人权民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民主成为政府应追求的目标,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征求民意,接受民众监督。廉洁从古到今一直都是民众对政府评价好坏的重要指标,政府要警惕贪污腐化,大力加强倡廉工作。
社会管理的公关目标的第三个维度是和谐度。和谐度强调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互利关系,在感情亲和的基础上获得共同利益和行为合作。在社会管理中,和谐度越高,社会秩序越稳定。政府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先,建设服务型政府,从绩效评估这个工具中跳出来,更多地考虑为人民服务。在处理民政关系上,不能过于简单粗暴,应当更多地考虑民众的感受,采取亲和的方式。
社会管理中的公关总目标是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高透明度、高美誉度、高和谐度的有机统一,就是社会管理中的公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