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2016抗洪救灾
通讯员 申鸣
10天里,他们风雨无阻,每天24小时轮班坚守在3公里长的堤岸上,处理管涌、管涌群、散浸11处,抢修大堤塌方1处,搬运碎石、细沙及土包4000余袋,用忠诚、勇敢、坚毅牢牢守护着黄龙大堤的安全,他们就是赤壁市人民法院抗洪抢险突击队。
临危受命 勇往直前
7月4日,由于连日的大到暴雨,赤壁市全境内江河湖水位一路猛蹿,各处堤岸纷纷告急。当日,赤壁市人民法院接到市防指要求参与抗洪抢险命令,立即组织了两个突击小组共40人,院长钟华岗亲任抗洪抢险总指挥,奔赴黄龙大堤四清垸堤段。
这时,瓢泼的大雨仍在继续,四清垸堤岸水位高达32.87米,超警戒水位2.87米。望着不断往上蹿升的洪水,钟华岗立即现场分配任务,明确责任,指挥突击队巡堤查险。
下午15:00,正在巡查的突击队员突然发现堤脚处有浑水汩汩冒出:管涌。
险情就是命令。突击队员立即行动起来,先后扛运碎石280余包,细沙100余包,至17:20,管涌处水流终于被控制,从碎石里渗出的水不再浑浊。就在队员们松了一口气,准备休息吃饭的时候,就在刚刚控制的管涌边上不足5米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另一个管涌,且水流量比刚刚那个更大。
管涌群。突击队员们一阵惊愕。吃饭事小,保堤为大。顾不上疲惫与劳累,突击队员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战斗。这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天上的雨也突然间更大了。由于堤上照明设施尚未完善,队员们一只手打着电筒,一只手扶着肩上的沙袋,在大雨中踏着泥泞抢救大堤。直至晚上23:00,险情终于被控制住。
长舒了一口气的突击队员们回到工棚,搬起早已冰凉的盒饭,狼吞虎咽……
众志成城 共战塌方
7月5日19:00许,大雨如注。正在冒着大雨巡堤的队员们突然发现一处堤面上靠近河道的这一侧有一块约5平方米堤面下陷。
塌方了。队员们立即将这一发现向上报告。由于队员们对这类险情处理得较少,没有经验,不知该如何抢救。这是,正在大堤另一头刚刚处置好一处管涌抢修的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任文胜听说险情,来不及歇一口气,就向着塌方处奔去:“我参加工作20多年,多次参加抗洪抢险,对防汛抢险有丰富的经验,我马上过来参加你们的抢险。”
全体队员们紧跟着任文胜副院长,和闻讯赶来的赤马港办事处防汛指挥部人员一起,将碎石袋、土包一袋袋地背来。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堤面终于停止下陷。
夜战管涌 再铸长城
7月10日午夜23:00,正当洪水似猛兽般扑过来的时候,赤壁市人民法院防洪责任堤岸,突然涌现两处管涌。
浑浊的洪水带着强大的水压自管涌中汩汩而出,而在距离管涌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是前两天刚刚抢修过的两个大的管涌及管涌群,大堤危在旦夕。
正在堤岸24小时坐镇指挥防洪抗险的院长钟华岗接到险情报告,立即奔赴现场。
面对险情,钟华岗立即组织人员紧急抢险,原来的40人突击队已经远远不够用,他一边将险情第一时间通报市防指,一边紧急命令整装待命的法院抗洪抢险突击队预备队21人连夜出发,火速奔赴现场参与抢险。
23:27,市防指抗洪抢险专家到达险情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勘察,立刻制定出抢险方案,先用碎石填塞管涌,碎石上再覆盖细沙,这样可以缓解水流,减小洪水对堤岸的冲击力。在围绕两个管涌的周围,用沙袋垒起一个直径为2米,高2.5米的圆井,以形成反压,抵消河水对堤岸的压力。
23:29,法院抗洪抢险突击队预备队21人到达现场,立即投身激烈的抢险战斗。
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战斗,突击队员们扛运碎石500余包,细沙300余包。管涌里的水流终于减缓、变清,大堤安然无恙。
洪水汹涌,大堤无声,抢险突击队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