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央视《超级新农人》20强选手开启挑战盛典,用全面升级的挑战任务,展示“超级新农技”的新境界。赤壁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方平推荐的“锦鲤夫妻”张辉、胡静夫妻登上央视舞台,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从1000条锦鲤鱼苗中找出观察团随机挑选出的三条,获得挑战成功。为挖掘超级新农人“锦鲤夫妻”背后的故事,今天起,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推出《“锦鲤夫妻”的美丽事业》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在张辉、胡静夫妻二人“千里挑一”的超人能力背后,扎根农村沃土的创业精神、邻里搭把手的帮扶情怀和从共同爱好到夫妻恩爱的美好爱情。
千里挑一”的绝技是怎样炼成的?
——“锦鲤夫妻”的美丽事业系列报道一
赤壁融媒体记者 马春霞 吕蓉 黄富清
张辉、胡静夫妻创办的赤壁辉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位于赤壁市新店镇朱巷村。11月7日,在公司一期项目观赏鱼繁殖车间,夫妇俩正在巡池,察看新育品种的花色。
“每到繁殖季节,我脑子里就在想,今年能出什么好的颜色的鱼,或者什么好的花纹的鱼。”张辉拿大渔网捞中新育品种的鱼,胡静则用“神仙捞”把张辉捞中的鱼转移到小盆中,二人围着鱼苗仔细观察。
赤壁辉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300亩的观赏鱼养殖基地内,目前繁育有300万尾30多个品种的锦鲤和金鱼。
对于在央视《超级新农人》中的“千里挑一”的超人能力,张辉夫妇说:“鱼的花纹和人的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识鱼的能力没有其它诀窍,就是长期和鱼打交道,仔细观察和积累的结果”。
“新品种鱼繁育出来后,都要经三次淘汰掉95%,剩下5%才是精品。”张辉说,这些精品,都经过他一条一条挑选的。养了35年的观赏鱼,经张辉手眼里挑过的鱼不计其数。“俗话说,百炼成钢,熟能生巧,‘千里挑一’也就不难了。”
虽然,张辉夫妇口中说“千里挑一”技能并非难事,但其实这背后,是一段艰苦创业、摸索成长的历程。
“我从小就喜欢养鱼。”张辉说,“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理他,除了上学,就关门在家养养鱼,养着养着就养‘上道了’”。1985年,当了5年空军后,张辉从部队转业,上班后的一段时间,因为在家里繁殖的观赏鱼太多不舍得扔,他就拿去市场卖了一部分。没想到,当时月工资五六十块钱的张辉,一个月卖鱼赚了三千多块钱。
从中发现商机的张辉决定,放弃“正经”工作,发展规模养殖观赏鱼。“首先是爱好,再一个就是能拿它去养家了。”张辉说。
“刚开始父母不同意。说你好好的正经班不上,不务正业,不支持。”但曾经当过兵的张辉有着军人的果敢,他知道,认准的事就要勇敢去做。“部队这么多年受的教育,我搞飞行的,不可能给自己留后路,要么往前冲。”
为了证明养鱼也是“正经”事业,张辉下苦功摸索养殖技术。
最开始张辉去拜师,请教卖鱼的师傅养殖技术,但师傅一句“有水就行”打发了他。讨技术吃了闭门羹,张辉明白,只能自己下功夫去钻研,就在当时北京官园最大的观赏鱼市场里听技术。
“夏天穿个背心,冬天穿个大衣,蹲在那听卖鱼的告诉买鱼的怎么养鱼。”市场8点开门,张辉6点就去守着。今天听一句回家试一下,明天听一句又回家试一下。“我就坚信,不断的试水,在调水的过程中把技术掌握了。因为鱼是分科类的,只要我试出了一类鱼,这一系列的鱼就都出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的失败不断的试验,直到试验成功,开启了观赏鱼养殖之路,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
对于丈夫的事业,胡静一直都非常支持。“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就是他每次繁育新品种的时候都会跟我说,这条鱼好漂亮呀,你看这条鱼的花纹、背高体型,它上三代什么基因等等。”在丈夫的潜移默化的教导下,胡静也非常认真地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术,如今她也和丈夫一样,学会了怎样去识别鱼。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今年10月18日,央视《超级新农人》20强选手开启挑战盛典,张辉、胡静夫妇登上央视舞台,用了不到两分钟时间,从一千条锦鲤鱼苗中找出观察团随机挑选出的三条锦鲤,获得了挑战成功。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这么多年张辉在坚持,我也就没有放弃,就是因为我们爱鱼。”妻子胡静说。
审核:吕蓉
编辑:聂燕婷
(责任编辑:聂燕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