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市长专辑
记者 李瑞丰 吕蓉
“赤壁市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全域旅游深度结合,同步推进,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7月21日-22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率领的国家11部委相关司局领导组成的调研组深入赤壁市考察调研,对赤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希望赤壁市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不动摇,围绕高效、绿色、优质目标,努力创造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
看赤壁市如何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统筹谋划、科学定位,增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定力。赤壁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对全市1723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了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空间发展、土地利用、商业网点建设等多项规划,形成了全面覆盖、相互融合、协调统一的规划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围绕“争当县域发展排头兵,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奋斗目标,制定了城乡发展中长期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构建“1345”城镇发展格局,高昂市区发展龙头,打造光谷战略新兴产业园区、车埠综合制造园区和泛陆水湖休闲旅游功能区等三个主题功能区,加快建设赤壁、赵李桥、官塘驿和神山等四个特色镇,形成产城融合发展区、生态农业与三国文化旅游区、茶产业与休闲养生旅游区、竹产业与生态休闲旅游区、特色农业与滨湖旅游区等五大功能板块。
产城互融、以产兴城,夯实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实力。转变发展方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夯实城镇化经济基础。加快产城融合。统筹推进生态新城、光谷产业园产城一体化开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宜业新城,通过人口和产业聚集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全域旅游。以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快建设华中地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促进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商旅融合。发展特色农业。围绕建设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建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8万多亩,荣获全国有机农产品示范区。
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承载能力。按照“城区做靓做强、乡镇彰显特色、村庄环境优美”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城同创”为抓手,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近年来累计投入近70亿元,完成了100多个城建项目。打造特色小镇。坚持因地制宜,以人口相对集聚、文化深厚、产业基础较好的乡镇为重点,推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分类打造一批定位清晰、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乡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赵李桥、官塘驿、赤壁等3个镇列入全国小城镇发展重点镇,茶庵岭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加快乡村振兴。补齐农业设施短板,打造田园综合体,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激活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建成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14个镇级交易中心。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城市落户限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开展金融创新,建成8800平方米的金融信息港,上市挂牌企业达到35家,储备PPP项目65个,总投资592亿元。治理生态环境。深入开展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和“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坚决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在2017年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赤壁市4项绿色发展指标综合得分排名二类县(市)第3位,较2016年提升2位。均衡公共服务。加快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行政村客车通达率100%,农村电网全面升级,行政村全部实现通光纤,在全省率先建成“省县乡医联体”分级诊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