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钟晓阳 吕蓉 李也
3月4日上午,全市2021年科技创新、工业经济、招商引资暨工业地产品交易工作会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咸宁市及赤壁市经济工作会议,省、咸宁市“两会”等系列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统筹做好工业经济、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为实现“十四五”强势开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咸宁市委常委、赤壁市委书记盛文军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方平主持会议。
盛文军就全市工业经济、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指出,要不断厚植产业之基。产业集中了大量的投资和要素,以产业为基石就是地方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之所在,也是做大“蛋糕”的增量之所在,更是决定赤壁的未来发展之所在。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凝聚共识,保持定力,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发展。要有春华秋实的意识,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开疆拓土,确保赤壁永立潮头,争当排头兵、建设示范市、冲刺百强县。
“地方产业发展离不开‘四梁八柱’做支撑,有了‘四梁八柱’才能抵抗各类风险。”盛文军要求,要不断夯实“四梁八柱”。要不断培育壮大工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推动产业不断做大做优做强。要充分发挥区域支撑作用,支持车埠、赵李桥等乡镇特色园区发展,努力形成更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要不断增强新动能。围绕“存量、增量、变量”谋发展。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盘活存量、发展“四新”经济等增加发展效能;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产业链、供应链招商,通过以商招商,通过良好的营商环境招商,进一步拓展增量;各企业要加强学习,摒弃惯性思维和传统观念,紧跟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更新迭代步伐,努力让变量成为增量。
盛文军强调,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要实行“六个一”的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优化要素保障和供给,加快构建支撑性产业体系,妥善处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坚持创新驱动,加快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建设,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要加快对外开放通道建设。相关部门要积极对接使用地产品,助推本土企业发展。各金融机构要精准对接,创新开发融资产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培育企业家精神,着力打造一批有思想、有理想、有抱负、有使命感的优秀企业家,全面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董方平强调,要提高站位抓落实。进入新发展阶段,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找准定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抓落实。要聚焦科技创新,切实做到企业驱动与驱动企业相结合、人才驱动和驱动人才相结合,建立机制,不断激发强大内生动力;要聚焦招商引资,全面体现专业性,以市场驱动为导向,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要聚焦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优质保障,助推企业发展壮大。要健全机制抓落实。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实行全生命周期服务,兑现惠企政策,培育企业家精神,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通报总结了2020年全市工业经济、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了2021年工作;对2020年度科技创新、工业纳税大户、工业技改、工业遗产、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专精特小巨人、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进规企业予以表彰授牌;相关部门与企业现场进行了地产品对接签约和科技服务签约;部分企业代表和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叶文华,市领导洪金虎、陈水波、饶自斌、洪昕林出席会议。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场、区)书记、镇长(主任),相关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前,与会领导嘉宾一行参观了地产品展示厅。
审核:马春霞
编辑:聂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