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赤壁市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系列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作为、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87亿元,增长8.5%,农业增加值增长4.3%,工业增加值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其中税收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外贸出口增长10%。
“四抓一优”工作成效显著
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65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55亿元;协议引资585亿元,引进项目278个,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18个,竣工43个,投资32.5亿元的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墩开钻,投资5.74亿元的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湖北部分)开工,投资120亿元的300万吨环保纸项目有序推进。
“四个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茶交易会,荣获“中国最美茶乡”,在中国产茶百强县中排名第6位。华舟应急产业园6.5万平方米厂房全面开工,投资10亿元的应急灾害体验城正式签约。我市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三国赤壁古战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中期评估,全省全域旅游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花亭茶溪休闲运动度假区列入全国旅游优选项目,面向全球发布“万里寻茶道,赤壁借东风”旅游城市形象口号和标识,与俄罗斯达尔卡普鲁德市结为友好城市。电商综合指数全省排名第4位,携程网、优蓝网华中地区呼叫中心建成运营,摩拜在我市运行良好。
“三去一降一补”稳步推进
在全省第一家完成6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煤矿企业和烟花爆竹厂全部关停;81台(套)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替代或淘汰。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55%,库存消化周期下降至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1.5个百分点。降低企业综合成本2.54亿元。精准脱贫成效明显,10个贫困村出列、16607名贫困人口脱贫,建成易地搬迁安置房105户,其中入住55户184人,两条配套公路开工建设。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预计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高于GDP增速;城镇新增就业76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7年主要工作作法】
稳增长 主动应对经济下行
坚持把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重大政策作为重大机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项目化、工程化、链条化。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设立项目办,制定出台“招商引资20条”,组织四个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活动,集中签约项目86个、开工项目55个,维达力一期、宇声环保、新纺纺织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大力推行PPP模式,库存项目156个,总投资1197亿元。
着力优化消费供给,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培育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坚持固本强基,壮大实体经济,“营改增”政策性减税1.2亿元,落实税收优惠5100多万元;下发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应急循环资金5.4亿元,投入1.1亿元做实担保公司,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实施金融创新,整合搭建商业、交通、工业、旅游、市政、国资和绿投、高新投等城市发展平台,与咸宁市政府共同设立长江兴宁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组织申报6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即将发行6亿元停车场专项债;12家企业在“四板”挂牌,直接融资增长41.9%;县域保险工作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提质效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坚持一手抓新经济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2.63:43.56:43.81。加快工业崛起步伐,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电力能源等主导产业实现产值410亿元,同比增长14%;利用闲置厂房近60万平方米,盘活困难企业12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家;45家纳入产值倍增工程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48亿元,同比增长10.8%。突出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新增有机生产基地843亩,青砖茶产业集群列入省级产业集群,我市荣获全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列入全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单位,咸宁市重点产品质量提升和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沧湖农业开发区荣获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赤壁水果产业园列入全省第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12家、合作社93家。
提升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水平,开通武昌至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旅游直通车,新增4A级以上农庄3家,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54万人(次),门票收入1.3亿元,旅游总收入5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15.6%和13.6%;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368亿元,同比增长13%,余额存贷比62.6%。
促改革 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扎实抓好“放管服”改革,清理应进必进事项287项,并及时更新服务目录清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供销社服务“三农”网点实现村级全覆盖。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4329户,同比增长17%。
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建立“1+3+23”旅游综合监管执法体系。推动科技创新,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9.6%,赤壁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挂牌,华云电商物流孵化产业园荣获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嘉一高科3D打印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福药辅、赵李桥茶厂分别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北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抓统筹 加快城乡一体步伐
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十三五”期间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14.43平方公里,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5.83万亩。总投资58.89亿元的39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8.2亿元。“四馆二中心一剧院”、砂子岭公园等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启动实施,赤壁市第一高级中学过107国道人行通道基本建成,在城区设立交通护栏12公里。城区新铺设供水主管网15.5公里、改造供水管网12.7公里,巩固提升17处农村分散供水工程。电力配网工程有序推进,农网“6•30”主体工程完工。芳世湾大桥建成通车,418省道余家桥至新店段改造完工,武赤线洪水铺至杨家岭路面维修竣工通车;107国道赤壁段改扩建工程、随羊线大竹山至羊楼洞段改建工程和监利至崇阳高速公路赤壁段、京港澳高速中伙铺互通及连接线、赤壁长江综合码头等重点交通项目稳步推进;新修农村公路70公里,建设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700公里,“两站两员”建设全覆盖;开通城区至车埠镇新能源电动公交车,荣获“湖北省公交示范市”。开工建设棚改房3116户(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738万元,惠及1289户3016人。改造农村危房752户。
优环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行动,7个长江非法码头及沿线违法建筑全部取缔拆除,恢复长江自然岸线1850米,复绿700亩,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我市绿色发展指标在全省二类县(市)排名第5位。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工作在咸宁市率先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主要河湖库均已落实专管员、保洁员和巡查员,形成市、镇、村三级河湖库长制组织架构,陆水湖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效果明显,西凉湖、黄盖湖拆围全面完成,主要水系和湖泊水质保持稳定。城东污水处理厂和官塘驿、赵李桥、赤壁等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11个农村太阳能生活污水处理站建成运行。淘汰黄标车691台,治理加油站油气回收35座,PM2.5同比下降22.5%,空气优良率86%。深化“绿满赤壁”行动,造林绿化5.86万亩,绿化村庄50个,创建咸宁市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37个。引进颐高集团建成美丽乡村平台并投入运营,在巩固提升49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新建17个。柳山湖镇腊里山村、市人民检察院分别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和文明单位。
保民生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面,启动实施“市政府救助综合保险”,五保、低保和养老金标准明显提升,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得到教育部督查组肯定;推进“健康赤壁”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血防传播阻断达标通过省考核验收,在全省率先组建防治融合健联体,建成“省县乡医联体”分级诊疗模式,市内就诊率91%,市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结成医联体,内科大楼即将投入使用;蒲纺工业园区荣获全国首批、湖北唯一的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市疾控中心承办国家心血管病等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荣获全国先进奖,德和医院荣获全国诚信民营医院。
【2018年工作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应对主要矛盾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崛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县域发展排头兵,开创强而优中等城市建设新局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
【2018年全市发展的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总值分别增长12%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全面完成省定节能减排任务。
2018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协调发挥“三驾马车”的作用,适度扩大内生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扩大有效投资。2、促进消费升级。3、稳定外贸出口。
(二)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1、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深入推进基础性关键环节改革。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健全现代产业体系,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让新兴产业挑起大梁。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做实做强新兴产业。3、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1、发展现代农业。2、夯实基础设施。3、强化乡村治理。
(五)统筹做好城市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城同创”为抓手,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群众更加幸福。
1、完善落实规划。2、提升功能品位。3、加强科学管理。
(六)打好“三大攻坚战”。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确保各项工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1、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七)改善提升民生福祉。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健全民生保障体系。3、加快健康赤壁建设。
(八)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以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统筹和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1、提升政治站位。2、坚持依法行政。3、持续转变作风。4、加强廉洁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