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赤壁市碳素社区8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向温累计捐款数十万元,帮助湖北、新疆、天津等10多个省市的灾区群众、贫困学子。2017年,张向温获评“南鄂楷模”。
月薪三千元捐献一大半
3月29日,记者走进赤壁市蒲圻街道碳素社区张向温大爷的家,环顾四周,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
一张睡了30多年的单人木板床,一双打着补丁的拖鞋,一条泛白的毛巾,家中唯一的奢侈品就是一台12英寸的小电视。“可以照明又可以看新闻,关键是哪里发生了啥事情,我都知道。”张向温老人乐呵呵地说。
张向温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寒冷与饥饿是儿时唯一的记忆,家里有弟兄四个,父母都是农民。后来,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张向温家分到土地和房屋,老人提起往事总是念念不忘:“好日子是共产党给的。”
1950年,15岁的张向温参军。1951年6月,他随部队一起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张向温随部队胜利回国。
复员后,张向温辗转来到湖北,被安排到蒲圻县(现赤壁市)碳素厂工作。唯一的女儿远嫁外地,老伴去世后,老人独居在碳素小区。
近几年来,各种好政策让张向温的工资逐年增长,生活有所改善,从当初每月的70元上调到如今的3000多元,可他的生活反而过得越来越拮据。
“他要筹善款,就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挤,从自己的医疗费中挤,几乎有3/4的工资都捐出去了。”社区里的一位工作人员道出了原因。
别看张向温奉献爱心时非常慷慨,但他对自己和惟一的女儿十分“吝啬”。虽说女儿心里有些想不通,但张向温仍乐哈哈地往外捐钱。每捐出一笔钱,他心里就感到特别欣慰,他说:“我在回馈党对我的栽培。”
最大一笔捐款过万元
“尊敬的张向温先生,您寄来的3000元捐款我们已经收到,在此,平邑县红十字会全体工作人员并代表受助人员向您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这是山东省平邑县红十字会于2016年给张向温寄的感谢信中的一段话。
像这样来自全国各地寄过来的感谢捐助的信件,张向温已不记得收过多少封。
翻开一沓汇款单,老人回忆起过往:
1986年,蒲圻县修建烈士陵园。这一消息拨动张向温的心弦: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他觉得应该为长眠在烈士陵园的英烈做点什么。张向温当时每月的工资是70多元,他把平时省吃俭用节攒下来的280元全部捐了出去。
有了第一次后,张向温的捐款行动便一发不可收。平时,他最关心的就是国家大事,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全国各地出现灾情,张向温都会倾囊相助。
得知西部许多贫寒学子无法上学,张向温向国家教委捐款3000元;支持建设三峡工程,他捐款3000元;1998年特大洪灾,张向温将3000元捐给赤壁市防汛抗灾指挥部——这笔钱,是他积攒下来,准备用于住院治疗左腿疾病的治疗费。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张向温第一时间把积攒的700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爆炸事故,张向温捐出1.2万元;2016年6月,他从医院电视上看到江苏盐城龙卷风的灾害报道后,张向温毫不犹豫地捐出了用于治病的6000元。
一张张捐赠汇款凭证,见证着老人30多年来,陆续捐出了十几万元爱心款的义举。
想给孩子留面爱心旗
“这位叫张向温的老人,雅安地震时捐款6000元,鲁甸地震又捐了3000元,新疆反恐时捐了6000元,2017年老人又一次在我这里汇款,每张汇款单的上面都写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自己却穿一条破裤子,给他做工作让他少捐点他都不肯。向老者致敬。”老人每次到赤壁市邮政局中心营业点汇款,都是营业员鲍婉接待。
“这些年除了买药花钱,老人家没有买过一件衣服,一套秋衣秋裤补了又补还穿在身上,吃饭就是稀粥馒头,说自己坚持一下,留点钱帮助困难的人。”说起张向温,碳素社区工作人员吴胜华忍不住红了眼眶。
为了方便照顾,张向温的老邻居“细嫂”时不时会给张向温做饭送饭。记者想询问下细嫂的名字,朴实的细嫂连连摆手:“我哪里好意思,张向温老人家才可敬,你们要多报道他!”
也有人问过大爷,为什么不留点钱给女儿,反而向全国各地捐款,老人家淡定地说:“我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孩子留精神,我为国家,国家为我。”这么多年来,社区领导也多次想帮扶老人家,但都被张向温婉言拒绝了。
张向温表示,之前他不乐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只想默默帮助他人,连家人都蒙在鼓里。后来,实在是邮局跑了太多趟,汇款单经常往家里拿,大家这才知道。
“打仗时国旗在哪我在哪,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面旗。希望大家都加入到做好事的队伍中来,传播正能量。”一桩桩的善行,一次次的付出,张向温无怨无悔,把温情和希望留给世间,让博爱与大德流向远方。(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特约记者 童金健 通讯员 袁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