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融媒体记者 吕蓉 王鹂 通讯员 田红云
阳春三月,走进位于赤壁市中伙铺镇董家岭村娘娘山的湖北羊楼洞果茶股份有限公司茶园基地,一垄垄茶树似绿浪起伏,其间点缀繁花,望远处是云雾缭绕的山峦,如诗美景令人沉醉。
是美景也是“钱”景。春茶期每天一两百人采茶,割茶和茶园管理长期用工10人,带动周边村民增收80余万元,刘引生在其中承包的230亩茶园成了周边村民的“增收地”。
“离家不远,方便又能增收,像我和张银珍,都赚了好几千呢!”正在采茶的张有香说,刘引生的茶园是娘娘山最早开采的,“我们每年都到她家茶园来采,所以赚得就更多些。”
从3月16日开采至4月10日,张有香、张银珍等上十位董家岭村十一组村民每天都在刘引生的茶园采茶,手速有快有慢,收入4000元到6000元不等。
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春茶因时节短暂而珍贵,刘引生在茶园管理上下了些功夫,“比如说下肥,少了不行多了不行,要经验还要舍得下本,用的都是茶叶专用肥。”
做了26年茶的刘引生,创办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带着乡亲奔富,这一路,也是穿过荆棘,见到繁花。
2000年,从事装潢行业的刘引生与丈夫跟着亲戚踏入茶行,承包五六十亩茶园却连亏两年。
“那时候鲜叶几分钱一斤,手工茶做坏了只能自己咽下去。”回忆起创业初期,刘引生说,由于自己当时没有机械加工茶叶,就卖鲜叶给茶叶加工厂,也试着学做手工茶。
“什么也不懂,哪有不失败的。做得不好的地方,两人一商量琢磨着改进。”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语里是夫妻俩通宵守着改工艺,凭手感、靠眼睛,一次次把别人做的好茶买回来对照着做。
靠着对制好茶的痴迷执着,刘引生夫妇全心投入。鲜叶采摘后,他们仔细筛选,剔除瑕疵叶片。杀青火候、揉捻力度、干燥时间……都力求做到最好,不放过任何影响口感香气的细节。
生意场上,刘引生夫妇坚守诚信。面对茶商与消费者,如实介绍茶叶信息,杜绝以次充好与虚假宣传。时间长了,诚信经营收获客户赞誉,口碑相传,订单纷至沓来,即便茶叶价格高于市场价十几元,依然供不应求,每批茶叶都能快速售罄。
如今她的茶园里,茶树在山顶坡地向阳而长,茶叶绿得发亮。制茶车间里刚出的龙井,泡出的茶汤清透如琥珀,口感鲜爽回甘。
26年茶香不散,变的是最初的几十亩茶园舒展成漫山绿垄,不变的是夫妻俩制茶时的专注、谈价时的坦诚,还有乡亲们采茶时嘴角的笑……这漫山遍野的绿,成了大伙日子里的甜。
审核:吕蓉
编辑: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