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鼎途文旅、浙江做客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三国文化沉浸式演艺《赤壁·借东风》主题曲——《赤壁·借东风》今日正式全球发布。该作品由总导演罗可歌作词,上海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作曲博士,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董晓娇作曲,以音乐为媒介,将赤壁之战的恢宏史诗与当代文旅体验深度融合,打造一场跨越千年的视听盛宴。
创作溯源,跨越千年的英雄史诗


谈及创作初衷,罗可歌表示:“在构思《赤壁·借东风》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苍茫,是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慨叹,在文旅融合的创作语境下,如何用一首歌串联起历史厚重感与当代沉浸式体验?如何让游客在旋律中瞬间‘穿越’?成为创作的核心命题。《赤壁·借东风》以‘东风’作为精神内核——它既是天时之机,亦是人心所向;以‘英雄梦’作为情感锚点——让每个平凡人能在歌声中触摸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情。”
词作匠心,灯酒意象的三国表达


在歌词创作上,《赤壁·借东风》采用总分结构铺排。主歌起笔,便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赤壁古战场文旅演艺的主题口号“赤壁借东风,你我皆英雄”。“一杯酒,一盏灯”作为开篇意象,承载着双重叙事:灯是谋士帐中的彻夜筹谋,酒是战前将士的壮行豪饮,让观众瞬间浸入“古今同梦”的叙事场域。“主歌要像一盏灯,照亮听者脚下的路;副歌必须是一把火,烧穿时空的帷幕。”副歌部分,通过“山河日月、天地江河”等宏大意象,完成空间维度、时间维度的表达跃迁,一幅赤壁战场的画卷徐徐展开,“映天红,东风”以“火”为意象,隐喻历史激情的永恒燃烧,豪迈的英雄气与辽阔的千古情在此碰撞。
音乐织体,钢琴竹笛的战场交响


音乐上,织体饱满、情绪变幻,为人们呈现出了大气磅礴、深沉隽永的史诗听感。旋律悠扬,起落间张弛有度、令人心驰神往、情思涌动,仿佛一位穿越古今的慷慨悲歌之士,正屹立于赤壁矶下,翘首吟咏,直抒胸臆。编曲设计里,借一组细腻流畅的钢琴为引,缓缓铺入,循序渐进,强烈而厚重的叙事感扑面而来,间奏以竹笛过渡,恰似东风忽起,又如轻舟远去,意境十足。而在副歌的最后,则通过铿锵有力的鼓点搭配缠绵悱恻的弦乐,进一步烘托出雄浑壮阔、热血激荡的战场氛围,洋洋洒洒,将情绪推向高潮。
《赤壁·借东风》,让1800年前的东风吹进当代心灵


从历史叙事的“宏大史诗”到个体命运的“微观共鸣”,从传统文化“借古”到现代艺术“喻今”。作为景区演艺的灵魂声带,《赤壁·借东风》将地理空间(赤壁矶头)、历史记忆(赤壁之战)与游客体验(沉浸观演)完美地融入进音乐表达,让音乐文本与实体景观形成互文,使1800年前的智谋较量有了可听可感的艺术载体,成功实现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激活,在“赤壁借东风,你我皆英雄”的千年回响中完成文化记忆的当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