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作为江苏最早出现疫情的城市,危急时刻,我市迅速动员,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全市各条战线的人们凭借科学方法和顽强意志,形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合力,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抗疫期间,全市涌现了许多可敬可爱的先进典型。时至年底,今起苏州日报推出《致敬基层抗疫英雄》系列,回顾苏州各地基层工作者的“抗疫时刻”,感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加油喝彩。
大雨降温,苏州“跑步”入冬。又到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医生沈兴华心头的“弦”不由自主紧绷了起来。
作为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从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到如今常态化防控,沈兴华始终坚守一线,为抗击疫情拼命工作。“慎终如始,确保万无一失。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他说。
“清零”后也没闲着
每天病人多起来喝水都顾不上
“新冠肺炎疫情年初来势凶猛。都以为3月10日患者清零后,工作就轻松了,其实不是这样。”作为市级定点救治医院,市五院接收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出院后,沈兴华又回到忙碌的日常诊疗中,上专家门诊查体、看诊,病人多起来喝水都顾不上;回到ICU 病房,要为结核、肝衰竭、脓毒血症、破伤风、职业病等重症病人施以抗感染、抗休克、血浆置换等妥善救治。
沈兴华领衔的重症医学科,负责重症传染病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与重症结核、肝炎、艾滋病、禽流感等传染病患者面对面是“家常便饭”,他却从不退缩。在他看来,医生就是患者眼中的“救护神”,特别是对传染病相关的特殊重症患者。“只有我们坚守,才能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
“常态”防控不放松
抗疫最后一道防线任务艰巨
作为市五院医务部主任、院新冠肺炎应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沈兴华还要参与更新医院防控、救治预案,做好医疗物资及设备的保障工作。
“随着对新冠肺炎认知的持续深入,包括就诊、住院、救治、样本送检、院感防范等各项流程预案,都需要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新要求,及时进行科学动态更新,并组织应急队伍,加强人员培训。”他举例说,如今各大医院门急诊、住院部入口处增设具有人脸识别、身份证识别、苏康码验证、体温测量等功能的闸机,对此需要进一步规范新的就诊流程。再如,新冠肺炎中高风险地区是动态变化的,医务部负责每天上午9时30分公布最新的中高风险地区名单,通报给当日工作的每一名医务人员。
他说:“医疗机构作为抗疫的最后一道防线,任务艰巨。要确保做到防患于未然,并非易事,由此带来的压力不比实际救治工作来得小。”
“硬战”仿佛就在昨天
当时曾近一个月没有回家
每每回想起今年初的那场“硬战”,沈兴华感觉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面对苏州出现的全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从疑似到确诊再到治愈,半个月时间,沈兴华凭借传染病防治的职业敏感,经反复斟酌,最终通过采集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送检省疾控中心得以确诊。
作为市五院抗疫救治的“攻坚队长”,沈兴华的身影始终没离开临床一线,任务最繁重、情况最复杂、感染可能性最高的负压病房更是他的主战场。从武汉来苏的老王,是我市首例危重症患者,前后住院两个多月,病情多次反复加重。沈兴华带领重症医护团队,每日组织专家会诊,调配专用呼吸机,密切观察老王各项指标变化、及时处置,动员其他恢复期患者为老王献血治疗,直至他痊愈出院。
当时,市五院还收治了一例重症确诊孕妇,沈兴华现场坐镇协调,确定支援人员、建立流程、调拨抢救设备,会同市级重症、呼吸、产科、新生儿专家积极进行评估,确定救治方案。最终,孕妇剖宫顺利生下孩子。为救治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的这名新生儿,沈兴华又组织精兵强将,日夜坚守,隔离救治连续4周,直至母子团聚康复出院。
在疫情防控形势最吃紧的那段时间,沈兴华扑在医院里,近一个月没有回家,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在他带领下,市五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近20例新冠肺炎危重及重症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患者零死亡,为五院乃至苏州交出优异抗疫答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